出处:gugewenxue.com 类型:原创 发布时间:2017-03-04 作者:张宏亮
“去年中国作家协会招聘了几位在80年后出生的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我觉得这些所谓的80年后作家,还是属于青少年作家,这些青少年作家写的文章确实在某个方面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代价值,但是我觉得文章的思想性和深度还是依然很浮浅,多是写关于自己的感情世界的,而走不出自己的思想圈套,但是这些作家的幻想和联想都很丰富,这也许就是新时代作家的生命力所在,总之80年后的中国青少年作家是很具有文学潜力的作家,也许这些还是孩子的作家会在将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大师,这是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写在文前的话
文学是需要后继有人的事业,老一辈的文学大师写的作品固然很经典,但是也需要新人的参与和继承,中国的文学事业才有发展前途和未来,而现在80年后出生的作家就是中国目前最具有青春朝气与活力的作家,这些作家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学的后备军,是中国文学的未来所在,文学是需要有继承才能发展的文艺事业,一代代作家,文学家们前仆后继,才让中国的文学有了长远的发展,现代的青少年作家就是我们所说的那些80年后出生的作家就是中国文学的主力军,而这些青少年作家也表现不俗,常常能一鸣惊人,这些作家很具有文学的才华,也很热爱文学事业,他们这些作家思路很敏捷,联想很丰富,这就是当代中国青少年作家的旺盛的生命力所在,有人说文学是要随着时代而发展的,以前的经典文学作品不一定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式,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文学的思想永远不会落伍,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闪光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引导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和智慧,你能说爱迪生当年的发明已经落伍了吗,没有爱迪生那些发明创造,也不会有现在如此精彩的科技,任何文学都象科学的发明一样,永远都不会落伍与时代,而80年后的中国青少年作家是一支文学的生力军,很有潜力的中国新时代作家,我研究了这些作家所写的文章,大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文章的思路新颖,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新概念作文的特点就是新,新的文章思路就是要敢于打破以前的文章的旧体制和旧思路,而80年后的青少年作家就具有这种新颖的文学思路,写的很多文章和书都提出了标新立异的思想,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起来很由于味道。
第二个特点,就是80年以后的青少年作家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这些青少年作家不会局限在老一辈的老思想老眼光中,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这种观察个分析就是一种大胆的超越和创新,只有能用自己最独特的思想和眼光看世界的人才能写出具有自己思想特色的文章,而80年后的青少年作家就完全具备了这种素质,他们自由不羁的性格,敢走自己的路,敢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就象韩寒所信仰的人生格言“人生不狂枉少年”一样,大胆而自信的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现代青少年作家自信坚定而又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写作风格。
第三点,这些80年后出生的中国青少年作家。具有新时代的观念,能很快适应新的形式新的环境新的世界新的人生新的思想,文学一定要新,新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风格才能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80年后的青少年作家写的文章,我看了,还是可以的,虽然在一定的文学深度上达不到很高的水准,但是已经很不错了,文学其实在我看来是没有尊贵与卑微的身份划分的,我们不能总是以那些文学大师的眼光去看待这些新生的文学作家们,看这些孩子们一点鼓励一点赞赏一点飘扬是必要的,因为文学就是要靠新一代的作家去发展的,也许现在的爱好文学的孩子就是将来的文学大师,这一点是谁也无法否定的,80年后的作家很具有文学的才华和敏捷的思路,我看了很多80年后的作家写的文章,觉得文章的思路还是很新颖的,写作风格还是很适应时代发展的,这些孩子们已经显示出了中国新文学的力量和锋芒。
我觉得很多的80年的中国青少年作家都是在写关于自己内心感情的文章,写(他她)们自己的故事,然后又以这些感情故事引发出这些孩子们现代社会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想法等等,读着这些孩子们写的文章觉得很亲切,字里行间中少了一些那些大文学家的官腔而多了一些孩子的灵气,给了文学一种新的充满青春气息的生命。
总之,中国那些80年后的作家才是中国文学的未来与生命力,这些青少年作家是中国文学的生力军,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一群文学后备军,老一辈的文学家都会离开,而当这些文学大师都离开的时候,这些青少年作家就是中国的文学家,记得当人们都质疑中国作家协会不应该接受80年后的中国青少年作家为会员的时候,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就这样对记者说:“给这些孩子们一个机会,谁又能否定这些青少年作家不会成为未来的文学大师呢,中国作家协会是需要培养新人的,这不仅是中国作协的责任也是使命,让中国的文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是的,我的观点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观点是一样的,给孩子们一个机会,难道我们谁又能否认这些孩子不会成为未来真正的文学大师呢。
2008年2月18日 完稿于河南平顶山紫云书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