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gugewenxue.com 类型:原创 发布时间:2017-03-04 作者:胡松柏
试用后,李时先对王保很满意,决定正式聘请他为陪酒员,发给他一本盖有镇党委公章的红绒壳聘书。其劳动报酬按次计算,初步确定每陪酒一次发工资80元,如陪酒取得好的效益,另加丰厚奖金。如因陪酒而增加了投资,则按市里制定的揽回资金政策对待,提成0.5%。 现在时兴接待客人讲身分,特别是高贵客人,最计较这一点。李书记找来程秘书,问王保是不党员?程秘书作了肯定的回答。为了便于王保应付高贵客人,李时先确定王保为酒席上的镇党委副书记兼副镇长,就是说喝酒时可以因人因地称呼王保。如沿海来的客人,就叫他王副镇长;如内地来的,就叫他王副书记。大家笑了,当场就有人叫王保为“王副书记”、“王副镇长”。王保自己也笑了,捧着脸说:“不好意思。”但心里却喜得像老婆又生了个儿子一样的高兴,真是想不到自己下了岗反而捞了个一身两职的官衔,去接待张老板,陪他喝酒,便出现第一章的故事。 七月,镇党委召开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会上,李时先大大地表扬了王保,说他为办好镇里的乡镇企业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按引进外资的奖厉条例发给王保5000元特殊奖金,仅这笔款就比他全年的工资少不了多少。李时先还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培养陪酒员的意义和作用》的长篇报告。他肯定陪酒员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出现的新生事物,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深刻的阐述:一、陪酒员的诞生是搞活经济的需要;二、陪酒员起到主客搭桥的作用;三、积极扶植和发展陪酒员。最后他强调会后广泛地发动群众,把会喝酒的人和会陪酒的人的底子摸好迅速报到镇委来,以便分期分批举办陪酒员训练班,为新时期输送大量的陪酒员新人才。 散会时镇里办了酒宴,王保因奖金兑了现,特别高兴,自然喝了很多的酒。晚上,兰英看到那大把的花花票子,喜得情不自禁,让丈夫鱼水欢歌了两回,弄和王保精疲力尽,偏偏第二天,竹板厂举行奠基典礼。这是张老板按王保的旨意,加紧办理各项手续,赶在七月的大好日子开工,并穿上浅紫色西装,特意将王保请来陪酒,回敬李书记等镇干部和感谢县里的领导。由于这天的酒度数高又醇和,特别好喝,王保一杯接一杯地倒。 为了凑热闹,张老板要王保陪个新花样,陪出新水平来。王保觉得张老板够朋友,前次宴会因为时间短了,他陪酒的本事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今天是张老板请来的,是再显身手的大好机 遇。他决意将满肚子的货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部抖出来。他即兴高谈阔论,从酒的种类、酒的风俗说起,再大讲饮酒法。他说:“饮酒有群饮、冷饮、热饮和鼻饮四种方法。现在懂得‘鼻饮法’的,全国已是凤毛羚角了。”他边说边拿来一根饮料吸管,塞进鼻孔里,表演起来,顿时发出“丝丝丝”的喝酒声,一下子便把一杯酒吸干了。停了停,他又斟了一杯酒,如法泡制,走到宴席外的阳台上,脑壳一抬,吹一口气,酒从口里喷出来,喷得天空雾气腾飞,在太阳的照耀下,映出五彩缤纷的彩虹来。张老板高兴得抢拍了一个镜头。 这种从未见过的精彩表演,大开了人们的眼界,可算是古今中外奇观,博得众人急风暴雨般的掌声,许多人仿效,都拿吸管学鼻饮。然而一个个都失败了,不是吸不进,便是连打喷嚏。程秘书竟呛得蹴下地,叉了气。 “这个鼻饮法不简单。”王保回到桌上,郑重其事地介绍他学习这种饮酒法的战斗历程。说他先是用稻草杆放进鼻子饮水,然后饮低度米酒,最后才用吸管饮高度酒。为了把这种饮酒法学到手,他经常沧得鼻子大量出血,还昏厥了几次,坚持懈。最后,他说:“我就这样足足学了十年。” 大家无不为他这种精神瞠目结舌。 顿了顿,王保接着说:“冷饮和热饮好懂就不讲了,‘群饮法’可能还有些人不理解?”他解释就是在喝酒中比酒令词的一种游戏。他说:“酒令词有谜语令、笑语令、成语令等数十种,成语令中又分口语、俗语、歇后语等十多种,学问大得很哩!”最后,他讲了一个民间故事做诱导。 一天,有四位酒客在一起小酌,这四个人各自的身份是:一个秀才、一个商人、一个道士、一个织布匠。酒至半酣,秀才提议行酒令助兴。大家忙问行什么样的酒令。秀才开腔道:“我们来行说大话的酒令,要求每个人说句俗语,一要切合自己的身份,二要这句语根本没有这回事,只是夸大其词罢了。众人急催秀才起令,只听秀才说道:“宰相肚里撑得船”。秀才话声刚落,商人便抢着说出了自己的令词:“铜钱眼里翻跟斗。”第三个是道士应了一令:“螺丝壳里做道场。”最后一个织布匠半天想不出令来,眼看要受罚了。谁知他眼睛一转,看到窗外的石牌楼,触景生情,令上心来,说了一句:“纱线扳倒石牌楼。”四人谁也没输,只得各自端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 故事说完了,王保提议说:“这种酒令词比较深,我们初次玩个浅的如何? ”大家觉得这是新玩意,兴致颇高,异口同声欢呼个“好”字来。他接着说:“每人说个谜语让人猜,谜底必须限定今天桌上的菜肴,指定的人必须在半分钟内猜出来,否则罚酒一杯。现在我先出一谜:头戴红帽子,嘴衔小铲子;脚拿小扇子,走路摆架子。请张老板猜。” 张老板未猜出来,自觉喝了一杯酒。张老板将桌上的菜肴扫瞄了一番,出一谜:“周身银甲耀眼明,浑身上下冷冰冰;有翅寸步不能飞,没脚五湖四海行。请镇里的李书记猜。” 李时先想了很久,还是未猜出来,只好认输让程秘书代喝。然后将桌上的菜肴瞄了半天,想不出新迷语来,弃权。 王保说出前两个谜底是鹅和鱼。此时无人接手了,王保只好自己又出谜,又没人猜出来。 王保认为今天的酒特好,不多喝点会吃亏,便换个花样,以感谢张老板和镇党委的干部为晃子,向在坐各人打酒“通贯”,即他向一个个在坐的人敬酒。有人提醒他这酒有后劲,不可多喝。他根本不听,与这个喝一杯,又与那个喝一杯,不知到底倒了多少杯。 谁知这时张老板兴致大发,他想到王副镇长说他七月是他又一个大吉之月,如今全国炒地热果然启动了,前次增购的地皮还少了点,今天一定要在这里再买个几十亩地。于是他高兴地说:“王副镇长确是酒仙,上次你没喝到酒,太遗憾了,今天我们再来一次赌酒,也立个君子协定,从现在起,你再喝一杯,我再投资4万元买地皮如何?” 张老板顾问站起来帮腔:“今天张老板高兴,王镇长快喝罢。” 这时,王保只是有点茫然,而自我感觉未醉。而从张老板的举止中看出,他意识到是要把自己灌醉,是不是再喝,他思想犹豫了。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是张老板请来为其陪酒消灾的。他高兴的事,不得不做;东家发话,不得不从。同时,再喝酒,自己又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奖金。于是他取得李书记的同意,接连喝了25杯,又赢来了100万元的投资。至此,张老板在金龙镇的投资共达520万元。办一个厂,增购地皮100亩。 但由于王保接连两天过量喝酒,他额上那三个疤呈浅红色,终于达到“看人人变型,说话转舌音,屙尿打圈圈,走路之字形”的醉酒验收标准。 打发张老板后,李时先递一根带把的香烟给他抽,让其休息片刻。谁知他接过烟来将过滤嘴放在嘴的另一头,打火机“卡嚓”了三下没接上火,人家告诉他烟头放反了,他取下烟来,换了个方向,辩白:“聪明一世,懵懂一时。”再“卡擦”一下才把烟点燃。 李时先从吃烟这一点上,判断王保喝醉了,决意留他在镇里过夜。王保不肯,竟拍着胸膛说:“喝这点酒就醉了,还算角色?” 李时先还是执意留他。 为了展示自己没有醉,王保便推出自己的酒功绝技来给李书记看:“不信,让我表演一个小节目,献献丑吧!” 王保先吩付人拿来一筒园木,放在桌边,然后他蹴下身,左手插在腰上,右手抓着一个桌脚,大吼一声:“请大家站开,我要把这桌酒席抓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有人着急地大摇其手:“慢,桌上还有酒菜哩!” 王保高腔高调地回答:“有酒菜才好呢。” 说着,他“嘿”一声,把桌子抓了起来,旋了一个圈,看众报以热烈掌声。他随后回到原地,站到园木上,向前滚动,将抓起的钣桌上下摆动三次,才缓缓地放下地来,未淌一滴酒,未倒一点菜。看众的掌声持续了足足三分钟。要是张老板在场,肯定要抢拍一个镜头的。 王保尚能表演惊险节目,李时先怎么不放心王保回家呢?他看着王保离镇回家的背影,暗暗大喜,欣慰自己像伯乐一样有眼光,发现了千里马。他心里甜滋滋的,有了这个特殊典型,自己那培训新人才的理想定会实现,全身心沉浸在极乐的氛围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