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gugewenxue.com 类型:原创 发布时间:2017-03-05 作者:胡松柏
列车疾驰……车窗外的景色忽急忽缓地变化着。田野、河流……河流、田野……简单,甚至有些单调。但当它们顽强地不断映入眼帘时,你的心头也许会猛地一颤,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与震撼。
土地窗外是新翻的土地。松软的泥土深黄中略带些黑色,似乎里面的养分就要一点点地渗出来。田垅间的土路则是干黄的,间隔着一块块农田。田垅并非想象中的笔直,从车上望去是一个个不规则的“井”字;随着列车的行驶,“井”字不断地变化着,纵横交错,伸向远方。此刻,土地深沉的颜色使眼睛潮湿起来,缓解了一排排电线杆闯入眼帘所产生的干涩。
就是这些土地,广阔的、潮湿的土地,秋季来临时会长出一穗穗果实,红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当微风拂过,绿色的秸秆顶不住沉甸甸的头颅,便会随风轻轻地摇摆,一层层的波浪和悦耳的沙沙声昭示着又一个丰收年。而这时的土地———没有埋下种子的土地,也还储藏着明年的希望。
所以,无数的人———朴实的农民、深刻的哲人、睿智的政治家反反复复地说“土地是人的根”。是的,土地是人的根,土地尤其是中国人的根。从女娲造人的神话开始,土地就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然而蜗居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现代人,远离土地,远离土地芬芳,也因此失去了感受土地、感激土地的原始触须。于是,有些人开始忽视土地———生长生命的土地,而进入意识的则是那些干枯的、将竖起一幢幢高楼的土地。
当大片的潮湿的土地拒绝高速火车的抛弃而顽强地绵延不绝地涌入我的眼帘时,我突然感到一种原始的感激和冲动。都市的人们啊,亲近土地吧,亲近那一颗颗遥远的感恩之心。
民居
在有土地、有河流的田野上,最多见的便是民居了。
当一排排平房掠过眼帘,当悠悠散步的老牛、懒懒躺在地上的黄狗、门前茂密的老杨树、门上已掉了半截的春联从眼前一扫而过时,我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温暖。
民居是最平凡的物件,民居里的人们过着最平凡的生活。小院里会有孩子嬉笑打闹,傍晚会有炊烟袅袅升起;一家人围坐在杨树下听白胡子老爷爷念叨着陈年旧事,有趣的或伤感的,或许还有九斤老太式的抱怨。小院儿的生活有一丝淡淡的甜味,经过时间的酝酿那甜味会变得越来越醇厚。小院儿里也会有一两个青年,背起重重的行囊,走出民居,走向城市,走向那并不十分清晰的希望……
评论
发表评论